洗衣機的除菌功能是通過特定的技術手段來消除衣物上的細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以提高洗滌的衛生程度,保護用戶健康。洗衣機的除菌功能檢測是為了確保洗衣機能夠有效地去除衣物上的細菌和病毒,提供健康的洗滌環境。檢測方法和標準主要依據國家標準,如GB 21551.5-201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洗衣機的特殊要求》等。
作為第三方檢測中心,中科檢測機構擁有CMA和CNAS認證檢測資質,檢測設備齊全,數據科學可靠,可出具國家認可的洗衣機除菌功能試驗報告。
洗衣機除菌試驗原理
檢測時,會使用特定的菌種,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氏菌,通過模擬洗滌過程來評估洗衣機的除菌效果。除菌率是衡量洗衣機除菌能力的關鍵指標,定義為洗衣機在一個除菌程序中殺滅特定細菌的比例。
通過對比洗衣機常用(標準)洗滌程序下未開啟除菌功能和開啟除菌功能最終殘留的活體細菌數來確定洗衣機除菌功能的除菌率。
其中,未啟用除菌功能組為對照組;啟用除菌功能組為試驗組。
洗衣機除菌試驗方法
1、試驗條件和試驗用儀器儀表符合GB/T4288中相關要求
2、除菌試驗
1)在每塊100mmX100mm試驗樣塊上(共3塊樣塊)均勻涂覆1ml菌液
2)將1塊試驗樣塊釘在負載布的中央位置。
3、負載布的放置
標準洗滌物應按下列順序和數量放置:
帶試驗樣塊的負載布(1塊);
不帶試驗樣塊的負載布(總負載的一半);
帶試驗樣塊的負載布(1塊);
不帶試驗樣塊的負載布(總負載布的另一半);
帶試驗樣塊的負載布(1塊)。
4、 除菌功能試驗后殘留活菌數的測定試驗結束后,取出試驗樣塊,采用活菌計數方法測試試驗樣塊上殘留的活菌數。
5、計算除菌率(%),用式計算除菌率:
[(洗滌后對照組殘留活體細菌數-洗滌后試驗組殘留活體細菌數)?÷洗滌后對照組殘留活體細菌數]x100%
6、試驗次數
同一規格的洗衣機,要在同一條件下至少試驗1臺,每臺進行3次試驗,每次試驗后根據殘留的活菌數算出除菌率,取其3次除菌率的算術平均值為該洗衣機的除菌率值。
洗衣機除菌技術分類
洗衣機用于殺死部件、衣物或水中細菌的除菌技術有三類:一類通過臭氧、銀離子、電解水等化學方法除菌,一類通過光、高溫等物理方法除菌,還有一類采用消毒劑除菌。
1、臭氧除菌
臭氧在常溫、常壓下會快速自行分解成氧氣和對細菌有極強氧化作用的自由基態氧,自由基態氧通過分解細菌內部的葡萄糖氧化酶、DNA、RNA等,破壞細菌繁殖甚至使其變性死亡。應用臭氧除菌技術的洗衣機產品,在洗滌前及最后一次漂洗時,內部的臭氧發生器注入適量臭氧于內筒,短時間內對衣物等進行消毒除菌,并在除菌完成后自動轉化成氧氣,不需除菌液即可去除99.99%的細菌,是紫外除菌效果的10倍。
2、銀離子除菌
洗衣機通過將納米材料添加在內外桶材料或外桶的表面,在洗滌過程中,納米材料中包含的二氧化錳、氧化銀等釋放出銀離子,來達到除菌效果。有的滾筒洗衣機會在提升筋里面加入納米銀離子抗菌晶體,這些晶體接觸水流后釋放出銀離子對衣物進行除菌。
3、電解水除菌
采用電解水除菌技術的洗衣機,除菌方式有兩種:(1)內部安裝的電解水發生器將自來水電解為具有還原能力的弱堿性電解水和具有氧化能力的弱酸性電解水,分別用于洗滌及除菌[8],除菌率可達99%。電解水除菌高效、快速、無毒副作用、無殘留,但也有其缺點,即活性除菌成分與光照、空氣等接觸后容易降解為普通水,失去除菌效果。(2)搭載負離子發生器,通過對空氣中的水分施加高電壓,從水霧中電解出的氫氧根(OH-)可抽出細菌中的氫(H),從而起到抑制及去除細菌、霉菌的作用。但負離子在空氣中的壽命很短,要想達到較好殺菌效果,需要持續釋放。
4、高溫除菌
高溫除菌洗滌溫度為80℃[12],包括高溫水除菌和高溫蒸汽除菌。多數細菌在80℃經過5~10分鐘即可被殺死。應用高溫水除菌技術的洗衣機,均是利用細菌內的蛋白質在高溫下凝固變性的原理進行除菌。
采用高溫蒸汽除菌的產品,其蒸汽洗功能包括蒸汽洗滌和蒸汽烘干,搭載的蒸汽除菌裝置釋放的高溫蒸汽溶解衣物表面及縫隙中的污漬及殘留物,并將其汽化蒸發,瓦解污漬的同時進行高溫蒸汽除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