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產品注冊趨勢可見,噴霧型防曬化妝品目前處于快速增長中,其中大部分屬于“噴霧型氣霧劑產品”。除符合一般防曬產品的技術要求外,應特別注意推進劑的使用、質量規格以及在配方中的填報方式。目前,四氟丙烯等多種不易燃的新型推進劑正在研究開發中,值得業界關注。此外,目前歐盟批準的幾種納米防曬劑均禁止用于可吸入產品,應謹慎考慮納米防曬劑在噴霧型防曬化妝品中的使用。
作為第三方檢測中心,中科測試機構擁有CMA和CNAS認證檢測資質,檢測設備齊全,數據科學可靠,可出具國家認可的防曬化妝品檢測報告。
防曬化妝品毒理學試驗
根據《化妝品注冊和備案檢驗工作規范》,防曬類化妝品需進行的毒理學試驗應至少包括多次皮膚刺激性試驗、皮膚變態反應試驗、皮膚光毒性試驗;此外,易觸及眼睛的祛斑類、防曬類產品應進行急性眼刺激性試驗。
根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在上述試驗方法中均有受試物取樣量方面的要求,因此需考慮取樣方式對試驗結果的影響。在急性眼刺激性試驗方法中,明確要求“氣溶膠產品需噴至容器中,收集其液體再使用”,按照此種取樣方式,所稱量和取用的實際是不含推進劑的劑料部分;在多次皮膚刺激性試驗、皮膚變態反應試驗、皮膚光毒性試驗方法中。
防曬化妝品防曬功效測試
與一般化妝品主要起美化修飾作用不同,防曬化妝品的主要使用目的是保護皮膚免受特定紫外線所帶來的傷害,因此其產品功效是一項重要指標。
在2021年《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實施之前,防曬化妝品是唯一一類要求以人體試驗進行產品功效評價的產品類別。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收錄有SPF值、防水性能(包括一般抗水性和強抗水性)、長波紫外線防護指數(ProtectionFactor ofUVA.PFA)等人體功效評價檢驗方法,以及抗UVA能力儀器測定法--臨界波長參數。
防曬化妝品產品安全評估
在化妝品安全評估中,需考慮使用方式以及可能的暴露途徑,以確保在正常、合理的及可預見的使用條件下,不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對于噴霧型防曬化妝品,除考慮經皮吸收等一般暴露途徑,還需考慮是否存在吸入暴露的可能,并進一步考慮相關風險2020年7月,國家藥監局對《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公開征求意見,根據該導則,有吸入暴露可能時,需考慮吸入暴露引起的健康危害效應,并進行相應的安全評估。
在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ientificCommittee on Consumer Safety,SCCS)發布的《化妝品原料測試和安全評估指南》中,提供了與吸入暴露相關的評估方法和模型,可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參考。此外,在SCCS發布的《化妝品納米材料安全評估指南》中,還專門對化妝品納米材料的吸入暴露和風險評估進行了討論。如前所述,目前已有四種納米防曬劑獲準收錄于歐盟《化妝品法規1223/2009》的準用防曬劑列表,但均禁止用于可吸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