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防霉材料是一類特殊的材料,它們具有抑制或殺滅細菌、霉菌等微生物生長的能力,從而保持材料表面的清潔和衛生,減少微生物引起的交叉感染和環境污染。這些材料廣泛應用于醫療衛生、食品加工、建筑裝飾、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等多個領域,以提升環境的衛生安全水平。
作為第三方檢測中心,中科檢測機構擁有CMA和CNAS認證檢測資質,檢測設備齊全,數據科學可靠,可出具國家認可的抗菌防霉材料檢測報告。
抗菌防霉材料的必要性
霉菌對材料的侵蝕廣泛存在,霉菌生長不僅會產生霉斑影響材料的外觀、產生難聞的霉味;還會導致對材料的其他不利影響,例如:潮濕菌絲層附著在材料表面形成導電通路,可能會大大降低電導體之間的絕緣性;材料長霉導致其機械強度降低和/或其他物理性質的改變;某些塑料材料的性質取決于增塑劑,如果增塑劑能被真菌消化,材料就會脆化。
霉菌產生的酸性代謝產物及其他物質還會對材料造成繼發性侵染,這種侵染能造成電解和老化,玻璃失去透明度等。如果有霉菌代謝酶的話,還會促進材料的氧化和分解。材料上生長的霉菌產生的霉菌孢子擴散在空氣,對于敏感人群,還會導致吸入性真菌感染及過敏反應,影響身體健康。
古往今來,通過使用防霉劑等方法來保護材料、降低其長霉的風險,成為了最有效的防霉技術之一。隨著防霉技術的發展,防霉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紡織、化工、建材、家電、日化等領域。各類具有防霉性能的產品,如防霉紡織品、防霉塑料制品、防霉涂料等層出不窮。在大力提倡節能低碳環保的今天,減少材料因霉菌侵蝕造成的損耗、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可以減少資源浪費(水、電、原料)和減少環境污染(碳排放、白色污染、微塑料)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抗菌防霉材料的類別
抗菌防霉材料是一類能夠抑制或殺滅細菌、霉菌等微生物,從而保持材料表面清潔和衛生的材料。這些材料的種類繁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
1. 無機抗菌劑:利用銀、銅、鋅等金屬離子的抗菌能力,通過物理吸附或離子交換等方法固定在多孔材料表面,如沸石、硅膠等,然后加入到相應制品中,形成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 。
2. 有機抗菌劑:包括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類化合物,常用于聚乙烯類食品包裝膜中,以及酰基苯胺類、咪唑類、噻唑類、季銨鹽類、雙呱類、酚類等 。
3. 納米抗菌材料:采用納米技術處理無機抗菌劑,使其具有更廣泛的抗菌殺菌功能,并通過緩釋作用提高抗菌長效性 。
4. 防霉涂料:能夠在墻面表面形成防護層,有效抑制霉菌生長。市面上常見的防霉涂料包括有機硅防霉涂料、納米銀防霉涂料、環氧樹脂防霉涂料和丙烯酸漆防霉涂料等 。
5. 抗菌塑料、纖維和織物:通過添加抗菌物質,如銀離子或其他抗菌劑,使塑料和纖維等材料具有抑制或殺滅表面細菌的能力 。
6. 抗菌陶瓷:在陶瓷制品中添加抗菌劑,如銀、銅、鋅的化合物或納米粒子,使其表面具有抗菌特性 。
7. 抗菌金屬材料:通過合金化或表面涂層技術,賦予金屬表面抗菌性能。
8. 光催化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鈦(TiO2),在光的作用下能夠產生活性氧,殺滅細菌和病毒 。
抗菌防霉材料檢測標準
GB/T 21866-2008 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測定法和抗菌效果
GB/T 23763-2009 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的評價
GB 21551.2-2010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抗菌、除菌、凈化功能 抗菌材料的特殊要求
GB/T 30706-2014 可見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測試方法及評價
JC/T 939-2004 建筑用抗菌塑料管抗細菌性能
T/CIAA 002-2019 抗菌無規共聚聚丙烯(PP-R)管
T/CECS 10014-2019 建筑給水用納米抗菌不銹鋼塑料復合管材與管件
JC/T 1054-2007 鍍膜抗菌玻璃
YB/T 4171-2008 含銅抗菌不銹鋼
JC/T 885-2016 建筑用防霉密封膠
T/CIAA 003-2019 表面抗菌鋁及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