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檢測 > 檢測資訊 > 碳中和介紹 碳源和碳匯是什么?
碳中和介紹 碳源和碳匯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2-11-28 552
  碳達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通過節能減排、能源替代、產業調整、植樹造林等手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讓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最終達到“零排放”目的。
 

  碳中和介紹


  碳中和是人類活動直接或者間接排放的碳(溫室氣體)總量,以各種形式(例如森林匯碳、空氣捕捉封存固碳)利用回收的碳正負相抵消,達到零排放。

  碳中和在經濟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方向、職業機遇、生活能源結構等方方面面影響著每一個人。未來,人們會逐漸了解到碳認證、碳足跡、碳匯交易、排放權買賣、綠電積分等概念。
 
  未來人們也將不得不選擇新能源汽車(因為燃油車禁售)和綠色能源,飛機可能改變為其他形式的驅動能源,日常生活消費品可能都必須要經過碳認證,國際貿易面臨著碳關稅,一切的一切都預示著碳中和對每隔一個人的生活都會帶來巨大的變化,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了解碳中和知識,發掘在碳中和領域人生發展的機會。


  碳源和碳匯是什么?


  碳中和應從碳排放(碳源)和碳固定(碳匯)這兩個側面來理解。碳排放既可以由人為過程產生,又可以由自然過程產生。
 
  人為過程主要來自兩大塊,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燒形成二氧化碳(CO2)向大氣圈釋放,二是土地利用變化(最典型者是森林砍伐后土壤中的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
 
  自然界也有多種過程可向大氣中釋放二氧化碳,比如火山噴發、煤炭的地下自燃等。
 
  但應該指出:近一個多世紀以來,自然界的碳排放比之于人為碳排放,對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碳固定也有自然固定和人為固定兩大類,并且以自然固定為主。

  最主要的自然固碳過程來自陸地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的諸多類型中,又以森林生態系統占大頭。
 
  所謂的人為固定二氧化碳,一種方式是把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后,通過生物或化學過程,把它轉化成其他化學品,另一種方式則是把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深處和海洋深處。

  只有當排放的量相等于固定的量之后,才算實現了碳中和。由此可見,碳中和同碳的零排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是以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不再增加為標志。
 
  中科檢測提供碳中和檢測等各個方位環境管理咨詢服務,循環效果評估、問題識別、決策及其實施。更多碳中和內容,可以點擊右側在線人工客服咨詢。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