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化學品可以與皮膚接觸后經皮吸收,引起機體中毒,或引起皮膚或粘膜局部損害。因此,經皮毒性試驗方法在衛生毒理學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開展化學品急性經皮毒性試驗,可以確定受試樣品能否經皮膚吸收和短期經皮染毒所產生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強度,并為確定亞急(慢)性經皮毒性及其他試驗的劑量設計提供試驗依據。
化學品急性經皮毒性試驗標準
GB/T21606-2022 化學品急性經皮毒性試驗方法
GB/T21753-2008 化學品21天/28天重復劑量經皮毒性試驗方法
GB/T21764-2008 化學品亞慢性經皮毒性試驗方法
GBZ/T240.16-2011 化學品毒理學評價程序和試驗方法第16部分:亞急性經皮毒性試驗
GBZ/T240.19-2011 化學品毒理學評價程序和試驗方法第19部分:亞慢性經皮毒性試驗
GBZ/T240.25-2011 化學品毒理學評價程序和試驗方法第25部分:慢性經皮毒性試驗
GBZ/T240.3-2011 化學品毒理學評價程序和試驗方法第3部分:急性經皮毒性試驗
化學品急性經皮毒性試驗方法
在試驗前,先去除實驗動物受試部位的被毛。將實驗動物分成若干劑量組,每組涂布不同劑量的受試樣品,而后觀察實驗動物中毒反應和死情況算LD50。
對試驗中死亡的動物做大體解剖,對試驗結束時的存活動物也應做大體解剖。注意排除受試樣品引起的皮膚局部刺激或腐蝕作用所致的全身效應。
化學品急性經皮毒性試驗重要性
評估化學品毒性風險:
通過該試驗,可以確定化學品經皮吸收后的毒性反應和癥狀,以及導致動物中毒死亡的劑量,從而評估化學品對人體的潛在危害。
為毒性分級提供依據:
急性經皮毒性試驗的結果可以為化妝品原料、農藥、化學品等物質的毒性分級提供重要依據,有助于制定更科學、更合理的安全使用標準。
指導后續毒理學試驗:該試驗還可以為后續的其他毒理學試驗,如亞慢性毒性試驗、生殖毒性測試等提供劑量選擇和設計的參考,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化學品的毒性特性。
保障公眾健康與環境安全:
通過急性經皮毒性試驗,能夠迅速識別出潛在的高危物質,為政府監管機構制定合理的法規標準提供科學依據,確保工業生產、農藥使用等活動在保護人類與環境的前提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