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檢測

米酵菌酸檢測 檢測背景
米酵菌酸由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中的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代謝產生,具有難發現、耐高溫和毒性強的特點。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在自然環境中分布廣泛,適宜生長溫度范圍較廣,最適生長溫度36~37℃,最適產毒溫度26~28℃。
米酵菌酸毒性強烈,無色無味,且在高溫下穩定,100℃煮沸和高壓蒸煮(120℃)均不能被破壞。酵菌酸中毒發病急、病情發展快。一旦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潛伏期一般在30分鐘至12小時,少數為一兩天后發病。
中科檢測具備米酵菌酸檢測資質能力,可以出具CMA、CNAS檢測報告。
米酵菌酸檢測 檢測范圍
銀耳及其制品、酵米面及其制品、木耳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淀粉類制品等等
米酵菌酸檢測 檢測方法
1)液相色譜法:
試樣中的米酵菌酸經溶劑提取,混合型強陰離子交換柱或液液萃取法凈化、濃縮后,高效液相色譜儀分析,外標法定量。
2)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
試樣中的米酵菌酸用氨化甲醇提取后,混合型強陰離子交換柱凈化,采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儀檢測,外標法定量。
米酵菌酸檢測 檢測標準
GB 5009.189-202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米酵菌酸的測定
米酵菌酸檢測 檢測流程
1)樣本采集與準備:對于不同類型的產品,樣本采集的方法和流程也不同。
2)檢測與分析:樣本進入實驗室后,將進行各項檢測與分析。
3)數據分析與評估:在檢測和分析階段結束之后,需要對數據進行進一步的整理、分析和評估。
4)結果發布與監督:一旦檢測結果符合要求,檢測中心會向客戶發布檢測報告,并出具合格證明。
米酵菌酸檢測 相關資訊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
SN/T 1924-2011 進出口動物源食品中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殘留最的檢測方法液相色譜
>
QC/T 944-2013 汽車材料中多溴聯苯(PBBs)和多溴二苯醚(PBDEs)的檢測方法
>
SN/T 0134-2010 進出口食品中殺線威等12種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量的檢測方法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
>
SN/T 2441-2010 進出口食品中涕滅威、涕滅威砜、涕滅威亞砜殘留量檢測方法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
>
SN/T 1743-2006 食品中的誘惑紅、酸性紅、亮藍、日落黃的含量檢測高效液相色譜法
>
SN/T 1743-2006 食品中的誘惑紅、酸性紅、亮藍、日落黃的含量檢測高效液相色譜法
>
GB/T18006.2-1999一次性餐飲具降解試驗-生物降解性能檢測
>
GB/T19276.1-2003水性培養液中塑料材料生物降解檢測
>
GB/T28004-2021《紙尿褲(片、墊)》紙尿褲pH值檢測
>
GB 27951-2021《皮膚消毒劑通用要求》 皮膚消毒劑檢測介紹
>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增加63種激素類成分和36種抗感染類藥物的檢測方法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及9項獸藥殘留檢測方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實施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