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檢測 > 技術文章 > 耕地質量評價的內容
耕地質量評價的內容
發布時間:2021-12-21 273
  目前正在開展的農用地分等工作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以耕地為主的農用地綜合評定,結合這項工作搞好耕地質量評價,為確定合理的利用耕地模式,改善和提高耕地質量,對耕地進行綜合治理提供科學的依據。
 

  一、耕地質量評價的基本內容

 
  因為耕地利用系統是由一定的耕地單元和一定的農業種植方式所構成。所以,耕地質量評價應針對不同的農業種植方式,從自然條件、社會,經濟三方面對評價單元進行評價,評價其在可預見的較長時間內的耕地利用的變化性和穩定性。
 

  (一)自然條件評價

 
  耕地質量自然條件評價是某種耕地利用方式下,評價自然因子在目前及其較長時期內,對耕地的基本屬性和生態過程的影響。一般認為,耕地質量與自然環境中的物質和能量循環相關,如耕地的氣候條件,有效積溫,水分和養分循環、能量交換。
 
  耕地質量評價強調的是這些變化和循環的過程,而不是現狀。相對來說,分析某種耕地利用方式是產生了正的經濟效益還是負的經濟效益則比較簡單。然而,研究耕地的水分和養分循環、能量交換乃對耕地質量產生的影響則相當復雜。
 

  (二)耕地利用方式評價

 
  耕地利用方式評價是用來評價耕地在某種長期利用方式下,在不破壞生態環境和社會接受的前提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的大小及其持續能力。通常認為產量、商品率等定量指標是耕地利用方式評價的主要指標,對各種指標的重視程度取決于具體決策者的認識態度。
 
  由于耕地被占用,使耕地總量持續減少。耕地減少的現狀表明,追求耕地經濟效益而忽視其生態特征是無法保證耕地質量的。究其原因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復雜性認識不夠。
 
  當耕地的生產利潤率長期低于社會平均利潤率的條件下,耕地的利用始終受到比較大的壓力,耕地的生產經營者都會希望在有限的期限內掠奪式經營,或者將其轉作它用以獲取更高的利潤,導致耕地的不可持續利用。


 
耕地質量評價

 

  (三)耕地經營評價

 
  耕地經營評價是評價耕地經營方式,集約利用水平以及耕地生產利潤、成本、純收益等。耕地的經營水平跟耕地集約利用水平,物化投入有很大關系,而集約利用水平又和耕地質量呈正比關系。一般情況下,耕地的集約利用程度越高,其耕地生產利潤就越大,生產成本越低,利潤越多,從而反映出耕地的質量就越高。
 
  耕地的質量和物質投入、管理水平及經營方式有很大關系,在耕地經營水平比較高的地方,耕地生產經營者都希望獲得更大的產出,因而十分注重對耕地的投入,如注重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肥料投入,提高機械化水平,改進經營管理方式等,從而保證了耕地的有效產出,利潤不斷增加,從面也保證了耕地質量。這方面在水田區表現比較明顯,由于水田區的經營管理水平比較高,水田的經濟效益要比旱田高,因而水田的質量也需比同等自然條件下的旱田質量高。
 
  以上就是對耕地質量評價的內容的全面講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科檢測是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可開展耕地質量評價的服務,同時也提供毒理檢測、光伏檢測、可靠性測試等服務,中科檢測團隊高效運作流程,以更短的周期完成檢測工作,檢測報告及時配送到您的手中。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