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檢測 > 技術文章 > 關于工業廢水生物毒性評價的方法講解
關于工業廢水生物毒性評價的方法講解
發布時間:2021-09-27 239

  生物毒性評價的方法

 
  通過對生物毒性檢測方法和生物毒性評價標準進行分析,并借助相關儀器的功能,詳細地總結監測技術的過程,以此來確定工業廢水毒性的評價方法,目前發展較成熟的檢測方法主要有美國毒性鑒別評價法和歐盟效應導向分析法。
 

  1、生物毒性鑒別評價法

 
  毒性鑒別評價法最早是在1994年的美國完成,最開始主要是用于對工業廢水監測,后漸漸發展到河流、湖泊、孔隙水、固體廢棄物浸出液的毒性鑒別。其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快速、簡便地鑒別毒性物質,現已被廣泛參考使用。
 
  該方法運用WET得到廢水綜合毒性,再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對化學物質進行毒性識別,從廢水的多種污染物中篩選出需要優先控制的有毒化學物質。

 
生物毒性評價
 

  2、生物毒性評價方法流程

 
  TIE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致毒成分的物理化學性質;鑒別也相對容易,包括溶解性、揮發性、可濾性等。第一階段是必要的,可以為毒性的方法提供數據支持。整個TIE中采用的都是水生生物進行急性致死實驗,選的種類不同結果是有差異的,因此要正確選擇受試動物,在TIE中常推薦使用水蚤類動物作為受試的物種。
 
  第二階段,對初步確認的毒性物質進行分離鑒定。
 
  第三階段,進一步確認可疑毒物,即驗證階段一與階段二的識別方法是否正確。為確保結論的準確性,完成階段三須在限定的日期內,因為階段一和二旨在鑒定物質的急性毒性,時間過長可能會出現物質的慢性毒性效應而引發不良后果。但這不代表TIE不能進行慢性毒性評估,仍需要進行深入探究。
 
  通過對所述生物毒性評價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對工業廢水的生物毒性研究是科學制定水質處理與控制方案的關鍵,但生物毒性試驗存在較大的缺陷,往往不能有效地對真正的毒性污染物進行識別,對污染物的控制也是不明顯的。
 
  因此在實際的廢水進行檢測時,應將多種檢測技術進行相互融合,使其更加有效地對水質毒性進行鑒別與區分,使檢測數據更加合理化,真正做到確保水質安全。
 
  而在現實的實際中,工業廢水中的有毒物質的來源往往相對廣泛,有的甚至形成符合污染源,污染源之間相互作用,會形毒性物質間的相互協同、相互疊加,這會造成原來的理化指標達到標準要求,但仍可能仍有生物毒性的風險。
 
  因此,在對工業廢水制定排放標準的同時,要設定毒素的綜合值,目的在于降低毒性的危害,這也驗證了單一的生物毒性試驗并不能完全正確地反映廢水的污染情況,這也對探索研究聯合毒性監測試驗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動工業廢水生物毒性處理工藝的發展朝著前進的方向大步前進。
 
  以上就是對工業廢水生物毒性評價的方法的簡單介紹,還想要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繼續關注第三方檢測機構:中科檢測。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