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劑發泡力指泡沫形成的難易程度和生成泡沫量的多少,是洗滌劑的一項性能指標。洗滌劑的發泡力與水的硬度、洗滌劑溶液的濃度以及溫度都有關,故在實驗報告中應予說明。 洗滌劑的泡沫較高會造成漂洗困難,浪費水資源;但泡沫太低,也會引起消費者對洗滌劑去污力低或有效成分添加量過少的質疑。所以,洗滌劑泡沫適中應該是最受歡迎的。
中科檢測可開展洗滌劑發泡力檢測,出具的洗滌劑發泡力檢測報告具有CMA資質。
洗滌劑發泡力檢測原理
將洗滌劑樣品用一定硬度的水配制成一定濃度的試驗溶液。在一定溫度條件下,將200 mL試液從90 cm高度流到刻度量筒底部50 mL相同試液的表面后,測量得到的泡沫高度作為該樣品的發泡力。
洗滌劑發泡力檢測儀器
1、泡沫儀。
1)滴液管。
由壁厚均勻耐化學腐蝕的玻璃管制成,管外徑45±1.5 mm,兩端為半球形封頭,焊接梗管。
上梗管外徑8 mm,帶有直孔標準錐形玻璃旋塞,塞孔直徑2mm。
下梗管外徑7±0.5 mm,從球部接點起,包括其端點焊接的注流孔管長度為60±2 mm ;注流孔管內徑2.9±0.02 mm,外徑與下梗管一致,是從精密孔管切下一段,研磨使兩端面與軸線垂直,并使長度為10±0.05 mm,然后用噴燈狹窄火焰牢固地焊接至下梗管端,校準滴液管使其20℃時的容積為200±0.2 mL,校準標記應在上梗管旋塞體下至少15 mm,且環繞梗管一整周。
2)刻度量管。
由壁厚均勻耐化學腐蝕的玻璃管制成,管內徑50±0.8 mm,下端收縮成半球形,并焊接一梗管直徑為12 mm的直孔標準錐形旋塞,塞孔直徑6 mm。
量管上刻三個環線刻度:第一個刻度應在50 mL(關閉旋塞測量的容積)處,但應不在收縮的曲線部位;第二個刻度應在250 mL處;第三個刻度在距離50mL刻度上面90±0.5 cm處。
在此90 cm內,以250 mL刻度為零點向上下刻1 mm標尺。刻度量管安裝在一壁厚均勻的玻璃水夾套管內,水夾套管的外徑不小于70 mm,帶有進水管和出水管。
水夾套管與刻度量管在頂和底可用橡皮塞連接或焊接,但底部的密封應盡量接近旋塞。
洗滌劑發泡力檢測步驟
1、150 ppm硬水的配制
稱取0.099 9 g氯化鈣,0.148 g硫酸鎂,用蒸餾水溶解于1 000 mL容量瓶中,并稀釋至刻度,搖勻。
2、試驗溶液的配制
稱取洗滌劑樣品2.5 g,用150 ppm硬水溶解,轉移至1 000 mL容量瓶中,并稀釋到刻度,搖勻。再將溶液置于40±0.5℃恒溫水浴中陳化,從加水溶樣開始總時間30 min。
3、發泡力的測定
在試液陳化時,即啟動水泵使循環水通過刻度管夾套,使水溫穩定在40士0.5℃。刻度管內壁預先用鉻酸硫酸洗液浸泡過夜,用蒸餾水沖洗至無酸。試驗時先用蒸餾水沖洗刻度量管內壁,然后用試液沖洗刻度量管內壁,沖洗應完全,但在內壁不應留有泡沫。
自刻度量管底部注入試液至50 mL刻度線以上,關閉刻度量管旋塞,靜止5 min,調節旋塞,使液面恰好在50 mL刻度處。將滴液管用抽吸法注滿200 mL試液,按4.1.3的要求安放到刻度量管上口。打開滴液管的旋塞,使溶液流下,當滴液管中的溶液流完時,立即開啟秒表并讀取起始泡沫高度(取泡沫邊緣與頂點的平均高度),在5 min末再讀取第二次讀數。用新的試液重復以上試驗二到三次,每次試驗前必須用試液將管壁洗凈。
以上規定的水硬度、試液濃度﹑測定溫度可按產品標準的要求予以改變,但應在試驗報告中說明。
洗滌劑發泡力檢測標準
GB/T 13173.6洗滌劑發泡力的測定(Ross-Miles 法)
GB/T 7462-1994表面活性劑 發泡力的測定 改進Ross-Miles法
GB 5327表面活性劑名詞術語
GB 7457肥皂中總堿量和總脂肪物含量的測定
GB/T 13173.1 洗滌劑樣品分樣方法
QB/T 1325 洗滌劑試驗用已知鈣硬度水的制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