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油指以礦油、有機硅氧烷、動植物油脂、合成油脂及其他保濕成分等配制而成的具有滋潤、保護和美化頭發的發用產品,按產品形態分為單相發油和雙相發油。發油的主要作用是恢復洗發后所失去的光澤和柔軟,并防止頭發和頭皮過分干燥,使發絲易于梳理。
中科檢測可開展發油檢測,檢測其pH、相對密度、耐寒、噴出率等指標,出具的發油檢測報告具有CMA資質。
發油檢測范圍
發油主要分為單相發油、雙相發油、氣霧罐裝發油
發油檢測項目
感官項目:清晰度、香氣、色澤
理化項目:pH、相對密度、耐寒、噴出率、起噴次數、內壓力
衛生項目: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菌總數、糞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甲醇、鉛、砷、汞
發油檢測指標
感官指標
清晰度:單相發油在室溫下清晰,無明顯雜質和黑點;雙相發油在室溫下油水相分別透明,油水界面清晰,無霧狀物及塵粒;
香氣:符合規定香氣即可。
色澤:符合規定色澤即可。
理化指標
pH(25℃):雙相發油中的水相pH為4.0~8.0。
相對密度(20℃/20℃):單相發油密度為0.810~0.980;雙相發油,油相密度為0.810~0.980,水相密度為0.880~1.100。
耐寒:單相發油和雙相發油應在(-5~-10)℃保持24h,恢復室溫后與試驗前無明顯差異;氣霧罐裝發油應在(-5~-10)℃保持24h,恢復至室溫能正常使用。
噴出率:氣霧罐裝發油要求≥95%。
起噴次數:單相發油和雙相發油應≤5次(泵式)
內壓力:氣霧罐裝發油在25℃恒溫水浴中試驗,內壓力應小于0.7MPa。
發油檢測方法
理化指標
pH:取試樣加入到50mL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后取下清液按GB/T13531.1的方法進行(直測法)。
相對密度:按GB/T13531.4的方法進行。
耐寒
儀器:冰箱,溫控精度±2℃
操作:
將試樣置于預先調節至-5℃~-10℃的冰箱內,經24h后取出,瓶裝發油待恢復室溫后觀察;氣霧罐裝發油恢復室溫后能正常使用。
噴出率:
按GB/T14449-2008中5.10的方法進行。
起噴次數
將泵式發油按動,至開始噴出液體止,計算按動次數。
內壓力
a)取三罐試樣,按試樣標示的噴射方法,排除充裝操作時滯留在閥門和(或)吸管中的推進劑或空氣;
b)將試樣拔出閥門促動器,置于所要求溫度的恒溫水浴中,使水浸沒罐身,恒溫時間不少
于30min;
c)戴厚皮手套,搖動試樣六次(除試樣標明不允許搖動罐體者外),將壓力表進口對準閥桿,產品
正立放置,用力壓緊,壓力表指針穩定后,記下壓力讀數,每罐重復測試三次,取平均值;
d)依此方法測試第二、第三罐試樣。三次測試結果平均值即為該產品的內壓。
發油檢測標準
QB/T 1862-2011 發油
GB/T 22731 日用香精
GB/T 13531.1 化妝品通用試驗方法pH值的測定
GB/T 13531.4 化妝品通用試驗方法相對密度的測定
GB/T 14449-2008 氣霧劑產品測試方法
BB 0005 氣霧劑產品標示
QB 2549-2002一般氣霧劑產品的安全規定
GB 5296.3 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
QB/T 1684 化妝品檢驗規則
QB/T 1685 化妝品產品包裝外觀要求
JJF 1070 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5]第75號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化妝品衛生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