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檢測 > 行業新聞 > 環境風險評估中的常識
環境風險評估中的常識
發布時間:2019-11-26 180
  風險評估運用極廣,遍布各大領域。在農藥登記方面,為了保證產品各方面的安全性,我們可以在風險發生之前進行定性、定量評估,從而提前規避風險。
 
  農藥環境風險評估是指系統地采用科學技術和信息,在特定條件下,就農藥使用對生態環境產生不良效應的潛在風險和程度進行科學評估。以化學農藥制劑為例,采用新農藥、新適用范圍、新使用方法類別的制劑登記均需要進行完整的環境風險評估。
 
  因為新農藥、新使用范圍、新使用方法類別的制劑有很大可能會涉及環境風險評估。若是申請人比較本企業已經登記產品的使用方法和生態毒性,當使用劑量和施藥次數不多于本企業已登記產品,施藥間隔不短于本企業已登記產品以及生態毒性不高于已登記產品時,則不需要提供。
 
  農藥企業進行環境風險評估通常需要進行暴露分析、效應分析,然后獲得風險表征,再根據風險表征判定分析是否可以接受。假如出現風險不可接受,需要采取合理的風險降低措施,要是采用合理的風險降低措施時風險可接受,應當在分析表征時對采用的分析降低措施進行重新評估和描述。
 
  其中暴露分析通常分為初級暴露分析、高級暴露分析及實際監測三種情況,在暴露分析階段有可能會根據需要(包括但不僅限于如下信息,有可能會根據選擇的評估方法或農藥的特殊性質等情況根據評估需要獲取相應的信息資料)獲取監測數據,農藥的物化信息,農藥的代謝途徑及代謝產物資料,農藥的降解、吸附/解吸附等環境歸趨信息,農藥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機理,劑型,施藥方法,作物類型與生長期,土壤特征、氣象參數等等信息。
 
  效益分析包括初級效應分析、高級效應分析以及不確定因子的選擇。
 
  初級效應分析的目的是為了獲取規范試驗條件下的單一生態物種毒性數據,以該數據作為效應終點值。
 
  高級效應分析可使用室外人工模擬生態系統試驗(比如半田間試驗、中/微宇宙試驗)等方法獲得的既定效應和(或)無效應濃度。
 
  不確定性因子,是指效應分析過程中,以實驗室數據、生物單體的短期影響、人工模擬試驗結果等推到生態環境實際的生物單體、種群和系統的短期或(和)長期影響所需的不確定量值;不同生態毒性數據終點,應當選擇對應的不確定性因子合理推PNEC值(或PNED值)。不確定性因子一般是隨著不同生態水平(單物種、種群、群落或系統)下的效應終點值的使用而逐步縮小的。
 
  風險表征值通常采用風險商值(RQ)進行表示。當風險商值≤1,即說明暴露濃度(劑量)低于或等于預測無作用濃度(劑量),則風險可接受;當風險商值>1,即說明暴露濃度(劑量)高于預測無作用濃度(劑量),則風險不可接受。
 
  中科檢測環境風險評估項目曾多次協助企業完成相關評估,以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水平為廣大客戶所認可。如果有這方面的業務咨詢,歡迎聯系。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