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檢測 > 行業新聞 > 如何減少土壤采樣的誤差
如何減少土壤采樣的誤差
發布時間:2019-11-04 185
  土壤污染實際情況的檢測,依賴于土壤檢測。而土壤檢測的準確性,是基于采樣的代表性。但是在實際采樣中,出于土壤采樣的代表性、采樣密度以及檢測準確性等問題,導致土壤采樣出現了比較大的誤差。
 
  事實上,土壤本身就是高度不均勻的介質,這就導致采樣誤差容易大于分析誤差。
 
  有研究室做過實驗,對一畝土體性質變化不大的地塊隨機選取9個樣點,分別采集9個土樣,分析土壤有效磷含量。結果顯示樣品間的方差是平行樣的6倍,是儀器讀數重復的73倍,可見采樣誤差遠大于儀器分析誤差。
 
  因此,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減少土壤采樣的誤差。
 
  土壤是個開放的體系,很容易和生態系統中的水圈、大氣圈、巖石圈和生物圈發生物質和能量交換,從而造成土地污染。根據進入途徑的不同,重金屬等污染物的空間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別。比如,冶煉廠的污染排放進入土壤,其污染是成中心分布。而影響范圍和程度還和常年主導風向有顯著關系,另外同樣有影響的其余因素還有排放量、煙囪高度、地形、氣象條件等。
 
  對于水源污染,通常分布特征呈現出河流兩岸污染的線型分布,而且受地形因素影響較大。由于土壤吸附性能較強,污水進入稻田后,重金屬在田塊中分布非常不均勻。有研究發現。一個54米長的田塊中,鎘、鋅、鉛等元素的濃度相差甚至近一倍,而且田塊左右兩側數值也有較大差異。
 
  土壤是疏松多孔體系,同時也是膠體體系、化學體系、生物體系、氧化還原體系,這也是導致它成為很不均勻的介質。污染物進入土壤后發生各種物理、化學、生物學反應過程,然后重新分布。到達土壤表面的污染物主要分布于土壤表面,但重金屬主要是被黏土礦物部分吸附,因此其分布受到黏土礦物分布的影響。
 
  有研究顯示,實驗土壤表層0-15厘米的土壤鎘含量為5.0毫克/千克,但如果分離出其黏土部分,測定到的鎘含量則高達18毫克/千克。這是因為土壤中鎘主要吸附在其中的黏粒上。這也說明采集土樣時主要土壤質地的差異將帶來顯著的影響。
 
  因此,在耕作過程中,土壤顆粒的再分布容易造成土壤重金屬的分布差異。研究還表明,在進行犁耙田后,由于土壤黏粒的上浮以及隨后其沉淀于土壤表層,水田表層3厘米土層的重金屬含量有可能比其下的土層高出一倍以上。所以采樣時務必上下均勻取樣,避免帶來帶來誤差。
 
  在進行重金屬分析的采樣過程中,除了避免采樣工具和器具帶入的污染外,還要確定采樣方式(蛇形、對角線、梅花點等),進行多點采樣(通常5點或以上)、采集混合樣;如果是單點采樣則必須上下均勻采樣。
 
  而對其他有機污染物的采樣,考慮到污染物的性質(揮發性、光分解等),更應該采取各種相對應的采樣對策,以確保采樣帶來的誤差降到最小。
 
  中科檢測具有齊全土壤檢測資質,擁有多年土壤檢測的豐富經驗,能根據不同的現場情況采取合適采樣計劃,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果有相關業務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系。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