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主要內容
發布時間:2019-09-19
219
上世紀60年代,工業化帶來環境污染的問題日漸嚴重,但那時候采用的是末端治理。即在生產過程的末端,針對產生的污染物實施有效的治理。
但是,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末端治理的局限性也逐漸顯露。末端治理的設施投資大、費用高,而且對于污染物,往往難以徹底處理完善。另外,末端治理無法將資源有效利用,造成浪費。
所以從80年代開始,一些發達國家開始嘗試從生產過程、原材料等方面入手,以預防污染、減少排放的手段來進行生產活動,以減輕生態環境的負擔。
1989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正式提出了清潔生產的戰略和推廣計劃。
按照《清潔生產審核辦法》清潔生產審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對生產和服務過程進行調查和診斷,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的原因,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減少有毒有害物料使用、產生以及降低能耗、物耗、廢物產生的方案。再進一步選定技術可行、經濟核算以及符合環境保護的清潔生產方案的過程。
清潔生產重點在于預防,對于企業來說具有主動性,可以持續發展,對于長遠利益來說,可以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實現清潔生產的有效途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盡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以更經濟環保的產品替代。當然,這需要在工藝設計中充分考慮;
2、減少或消除生產過程的危險性因素,比如高溫、低溫、高壓、低壓、易燃、易爆、強噪聲、強震動等;
3、提高工藝水平,實現減少、甚至零廢物排放;
4、增強物料的循環使用效率;
5、采用更加高效、環保的設備儀器;
6、使用無毒無害的中間產品;
7、采用簡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方案;
8、進行必要的末端處理,但應是作為把關處理,而不是優先手段。同時,也是作為污染轉移處理的預處理措施。
按照工作內容,我們可以將清潔生產審核分為七個階段。
1、籌劃和組織
2、預評估
3、評估
4、方案產生與篩選
5、可行性分析
6、方案實施
7、持續清潔生產
雖然清潔生產審核不是所有企業都需實施,但有三類企業是強制進行,我們將其簡稱為“兩超兩有高能耗”企業。
“兩超”企業是指污染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排放標準,或者超過經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企業。
“兩有”企業是指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或者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
“高能耗”企業是指超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構成高能耗的企業。
對于自愿性清潔生產企業,政府應多鼓勵,以促進企業完成工作的積極性。對于強制性清潔生產企業,政府要引導、服務、監督、督促,以保證企業高質量完成清潔生產工作。
而企業的長久發展,其實也與清潔生產工作息息相關。未來工業發展趨勢必然是往集約型經濟方向發展。能率先完成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不但能配合國家政策計劃,還能在持續發展道路先行一步,為穩步前行打下基礎。中科檢測具備齊全相關資質,能幫助企業做好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并確保完成驗收,讓企業在綠色環保的生產道路越走越遠。
相關資訊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
GB/T 35833-2018 廚房油污清潔劑
>
QB/T 4524-2013 寵物用清潔護理劑
>
QB/T 2945-2012 口腔清潔護理液
>
QB/T 4968-2016 地板清潔脫蠟劑
>
QB/T 2945-2012 口腔清潔護理液
>
GB 31647-20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生產通用衛生規范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
推薦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