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疾病的“聚集地”,醫院環境、物體表面更容易被污染,如何做好消毒工作,是醫院的重要功課。對此,具備消毒功能的濕巾,由于其便利性,就成了不少醫院的首選。
當然,濕巾種類繁多,并非每一種都可以用在醫療消毒。目前,按消毒效果來分,濕巾可分為以下三種。
濕巾:國家衛生計生委按第三類消毒產品監管,無殺菌指標,本身微生物不超標即可
衛生濕巾;國家衛生計生委按第三類消毒產品監管,除本身微生物不超標外,同時還要對污染物體表面的微生物有90%以上殺菌效果
消毒濕巾:2012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取消按醫療器械監管,國家衛計委尚未納入消毒產品監管。在醫院內使用,需達到同等級別消毒劑的消毒效果
我們主要討論衛生濕巾和消毒濕巾。
衛生濕巾
以非織造布、織物、木漿復合布、木漿紙等為載體,適量添加生產用水和消毒液等原材料,對處理對象(包括手、皮膚、黏膜及普通物體表面)具有清潔殺菌作用的濕巾。
符合WS575-2017《衛生濕巾衛生要求》,衛生濕巾細菌菌落總數≤20CFU/g,大腸菌群、致病性化膿菌(包括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與溶血性鏈球菌)、真菌菌落總數不得檢出。衛生濕巾適用于手、皮膚、黏膜及普通物體表面的清潔殺菌的清潔殺菌。
需要補充的是,按照GB17952-2011《普通物體表面消毒劑衛生要求》中對普通物體表面的定義,普通物體表面,包括醫療衛生機構、托幼機構、學校、公共場所等設施設備表面及物體表面。
衛生濕巾使用方法:(1) 按產品說明書規定的方法打開包裝,取出衛生濕巾進行擦拭,使用后丟棄,其中多片包裝打開后及時封口。
(2)用于手的作用時間≤1min,用于完整皮膚、黏膜的作用時間≤5min,用于普通物體表面的作用時間≤30min。
但并非所有的衛生濕巾都能用于醫院消毒:衛生濕巾的行業標準明確,“衛生濕巾用于普通物體表面的清潔殺菌”,標準對殺菌的評價要求低于消毒要求,因此市場上大多數衛生濕巾是民用的,不能用于醫院消毒。
當然,市場上也有部分衛生濕巾,使用效果能達到消毒要求(需查看產品檢測報告),廠家為方便進醫院(衛生濕巾能標注消字號)選擇使用“衛生濕巾”名稱。因此衛生濕巾能否用于醫院物表消毒需要醫院嚴格把關,監督檢查也不能簡單一刀切要求不能使用。
消毒濕巾
消毒濕巾在歐美醫院應用很廣泛,按照我國醫療行業標準WS/T 512-2016《醫療機構環境表面清潔與消毒管理規范》的定義,消毒濕巾是指以非織造布、織物、無塵紙或其他原料為載體,純化水為生產用水,適量添加消毒劑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潔與消毒作用的產品,適用于人體、一般物體表面、醫療器械表面及其他物體表面。
因為浸漬液多為消毒劑,因此生產檢測報告多以消毒濕巾的浸泡液對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滅率須≥99.999%,產品如需標明對真菌有作用,浸泡液還應對白色念珠菌的殺滅率≥99.999%。
目前因為我國尚未將消毒濕巾列入《消毒產品分類目錄》,消毒濕巾不能按消毒產品進行監管,不能標注消字號,衛生監督部門不能因此要求醫院停用消毒濕巾。但必須強調一點,醫院選擇使用消毒濕巾要查看產品檢測報告是否符合相應消毒要求;如果檢查發現醫院使用消毒濕巾后的效果達不到《醫院消毒衛生標準》要求,衛生監督執法部門可依法查處醫院。
未來新《消毒產品分類目錄》納入載體消毒劑(如消毒濕巾、消毒棉簽等),那么消毒濕巾將會按消毒產品進行管理,衛生濕巾就不能用于醫院消毒(有消毒效果的衛生濕巾都會更名為消毒濕巾),只有消毒濕巾才能用于醫院消毒。
但是現在,我們只有呼吁管理部門盡快發布修訂的《消毒產品分類目錄》,才能理順產品的使用管理。
對于消毒濕巾的備案檢測,中科檢測具備CMA資質認可,能出具具有法律效應的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