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檢測 > 行業新聞 > 各類工業廢水成分及水質大盤點
各類工業廢水成分及水質大盤點
發布時間:2019-06-06 266

一、屠宰廢水

我國大部分城市已基本上實現了禽畜的定點集中屠宰,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屠宰場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屠宰廢水的排放量越來越大,而環保部門要求具有一定規模的屠宰場都必須建立專門的廢水處理站。廢水主要來自屠宰車間、分割肉加工車間、肉制品加工車間和廠區生活污水等,廢水中主要含有血液、油脂、碎肉、蓄毛和糞便等,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

一般屠宰廢水的水質具有以下特點:

1、屠宰廢水一般呈紅褐色,有難聞的腥臭味,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質、毛、肉屑、骨屑、內臟雜物、未消化的食物、糞便等污物,固體懸浮物含量高。

2、屠宰廢水有機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其中高濃度有機質不易降解,處理難度較大,宰廢水中的營養物主要是氮、磷,其中氮主要以有機物或銨鹽形式存在,而磷主要以磷酸鹽的形式存在。

二、養殖廢水沼氣工程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的推進,及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規?;?、集約化的畜禽養殖業得以迅猛發展,成為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禽畜養殖業大力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它不僅影響經濟發展,而且還危及生態安全,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

目前,我國每年約產生畜禽糞便45億噸,其化學需氧量(COD)遠遠超過我國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之和。畜禽養殖污染已成為繼工業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成為我省農村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為有效減少畜禽養殖廢水對環境的污染,保證我省畜禽養殖業的穩步健康發展,因地制宜地研究開發畜禽廢水高效、低成本、資源化利用的技術和與養殖業、種植業有機結合的生態處理利用技術是非常必要的。 

畜禽養殖污水主要包括豬場、牛場及蛋雞場的糞污水,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畜禽養殖業的污水已遠遠高于人們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造成的污染,而且還有擴大趨勢。同時,由于畜禽場種類、養殖方式和管理水平、各地地理氣候等的不同,畜禽污水的水量和水質變化很大,一般CODcr3000~50000mg/L、BOD52000~25000 mg/L、SS2000~22000mg/L、氨態氮300~2000mg/L、磷50~150 mg/L。

因此用傳統思路,完全照般工業方法處理畜禽污水,一般都存在投資大、達標排放不穩定、運行費用高的特點,對作為微利行業的畜禽養殖業來說是很難承受的。

該類廢水特點: 

1、COD濃度較高,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

2、SS很高,主要為糞便等固體有機物。

3、生化性高,較易處理。

4、N、P較高,營養豐富。

三、化工廢水處理

化學工業包括有機化工和無機化工兩大類,化工產品多種多樣,成分復雜,由化工廠排出的廢水稱為化工廢水?;U水多種多樣,多數有劇毒,不易凈化,在生物體內有一定的積累作用,在水體中具有明顯的耗氧性質,易使水質惡化。

化工產品多種多樣,因此對其生產廢水不能一概而論,但化學工業廢水按成分可主要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為含有機物的廢水,主要來自基本有機原料、合成材料、農藥、染料等行業排出的廢水;

第二類為含無機物的廢水,如無機鹽、氮肥、磷肥、硫酸、硝酸及純堿等行業排出的廢水;

第三類為既含有有機物又含有無機物的廢水,如氯堿、感光材料、涂料等行業。

對于化工行業廢水,因產品而生產廢水水質差別較大,但綜合特點如下:

1、有毒性和刺激性。化工廢水中有些含有如氰、酚、砷、汞、鎘或鉛等有毒或劇毒的物質,在一定的濃度下,對生物和微生物產生毒性影響。另外也可能含有無機酸、堿類等刺激性、腐蝕性的物質。

2、有機物濃度高。特別是石油化工廢水中各種有機酸、醇、醛、酮、醚和環氧化物等有機物的濃度較高,在水中會進一步氧化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直接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

3、pH不穩定?;づ欧诺膹U水時而強酸性,時而強堿性的現象是常有的,對生物、建筑物及農作物都有極大的危害。

4、營養化物質較多。含磷、氮量較高的廢水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使水中藻類和微生物大量繁殖,嚴重時會造成“赤潮”,影響魚類生長。

5、水質成分復雜,處理比較困難。化工廢水多數企業因為水質成分復雜,有害物質不單一,綜合處理較為困難。

6、總鹽分較高??傷}分高的廢水主要是因為生產所需酸類、堿類較多所導致,如肟、胺、腙類生產廢水總鹽分可以達到10%以上,甚至是30%左右。

四、食品廢水

由于食品種類繁多,原料來源廣泛,食品工業廢水具有懸浮物、油脂含量高,重金屬離子含量少,B/C數值大,水量變化幅度大,氮、磷化合物含量高,某些情況下水溫也較高等特點。

對于食品工業污水,一般先是采用固液分離技術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和漂浮物,再采用生物處理技術去除水中氨氮、COD等污染物,最后根據企業排放點的情況,選擇是否進行深度處理,選擇何種深度處理工藝。

食品廢水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污泥、廢油、廢酸、廢堿、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動植物廢棄物也應該進行無害化處理。

食品加工廢水主要來自三個生產工段。

(1)原料清洗工段。大量砂土雜物、葉、皮、鱗、肉、羽、毛等進入廢水中,使廢水中含大量懸浮物。

(2)生產工段。原料中很多成分在加工過程中不能全部利用,未利用部分進入廢水,使廢水含大量有機物。

(3)成形工段。為增加食品色、香、味,延長保存期,使用了各種食品添加劑,一部分流失進入廢水,使廢水化學成分復雜。

食品加工廢水的水量水質特性主要體現在6個方面:

(1)生產隨季節變化,廢水水質水量也隨季節變化。

(2)廢水量大小不一,食品工業從家庭工業的小規模到各種大型工廠,產品品種繁多,其原料、工藝、規模等差別很大,廢水量從數m3/d到數千m3/d不等。

(3)食品工業廢水中可降解成分多,對于一般食品工業,由于原料來源于自然界有機物質,其廢水中的成分也以自然有機物質為主,絕大多數廢水不含有毒物質,故可生物降解性好,其BOD5/COD高達0.6以上。

(4)廢水水質每天內波動較大。

(5)廢水中含各種微生物,包含致病微生物,廢水易腐敗發臭。

(6)廢水中氮、磷含量高。

選擇食品排放污水處理工藝,不僅要考慮污水中有害物質的組成,而且要了解排出污水水質、水量的瞬間變化情況,這些對選擇污水處理工藝、設備和日后運行管理都很重要。

食品加工廢水中較大懸浮物和油脂可以采用懸浮分離技術去除,以SS值表示的水中懸浮物(包括膠體)可以采用固液分離技術去除;污水中以COD、BOD等表示的有害物質可以采用生物處理技術去除;處理后的水要經過消毒處理才能排放,生物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要進行脫水處理。

五、紡織印染行業

紡織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堿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堿、纖維雜質、砂類物質、無機鹽等。

目前用于印染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化學法以及幾種工藝結合的處理方法,而廢水處理中的預處理主要是為了改善廢水水質,去除懸浮物及可直接沉降的雜質,調節廢水水質及水量、降低廢水溫度等,提高廢水處理的整體效果,確保整個處理系統的穩定性,因此預處理在印染廢水處理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印染廢水的水質復雜,污染物按來源可分為兩類:一類來自纖維原料本身的夾帶物;另一類是加工過程中所用的漿料、油劑、染料、化學助劑等。分析其廢水特點,主要為以下方面:

(1)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堿性和pH值變化大、水質變化劇烈。因化纖織物的發展和印染后整理技術的進步,使PVA漿料、新型助劑等難以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中,增加了處理難度。

(2)由于不同染料、不同助劑、不同織物的染整要求,所以廢水中的pH值、CODCr、BOD5、顏色等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的特點是B/C值均較低,一般在0.2左右,可生化性相對較差,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B/C值提高到30%左右或更高些,以利于進行生化處理。

(3)印染廢水中的堿減量廢水,其CODCr值有的可達10萬mg/L以上,pH值≥12 ,因此必須進行預處理,把堿回收,并投加酸降低pH值,經預處理達到一定要求后,再進入調節池,與其它的印染廢水一起進行處理。

(4)印染廢水的另一個特點是色度高,有的可高達4000倍以上。所以印染廢水處理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進行脫色處理,為此需要研究和選用優化設計的工藝、高效脫色菌、高效脫色混凝劑和有利于脫色的處理工藝。

(5)印染行業中,PVA漿料和新型助劑的使用,使難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在廢水中含量大量增加。特別是PVA漿料造成的COD含量占印染廢水總COD的比例相當大,而水處理用的普通微生物對這部分COD很難降解。因此需要更為優化的工藝設計和經驗豐富的調試工程師,以把握工藝設計的關鍵點,保障工藝的順利穩定運行。

(6)此外,因生產的間斷運行,故存在著水量水質的波動;對于大量使用還原染料、硫化染料、冰染料等的廢水,其化學絮凝效果相對較差。因此處理工藝要考慮這些因素,要有一定的適應水量、水質負荷變化的能力。

紡織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工藝一般選擇Fenton處理工藝,或Fenton延伸處理工藝例如紫外Fenton、催化Fenton等處理工藝。

 

 

六、蛋白行業

蛋白行業的污水處理主要包括大豆蛋白生產廢水、豌豆綠豆粉絲生產廢水和豆制品生產廢水。其廢水特點基本相同,廢水中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質,氯離子和硫酸根相對較低,主要的污染物就是蛋白殘留和高氨氮,廢水可生化性強,生化處理相對簡單,但關鍵點的設計、施工和調試存在差異較大,合理的設計十分重要。

大豆蛋白行業性生產,主要集中在江北地區,5年前該類廢水處理達標較為困難,尤其是廢水中高氨氮的處理,當今困擾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是IC厭氧反應器處理負荷較低、顆粒污泥生長困難。雖然IC厭氧反應器的使用給企業帶來了沼氣發電、沼氣燃燒、周圍空氣環境的改善等諸多利益,但顆粒污泥的不定期補充、處理率的日漸低下,給企業發展造成了重創。

豌豆綠豆粉絲生產性行業,大部分主要集中在江北地區,該類廢水蛋白含量高,生化性強,B/C均可達到0.5以上,COD濃度相對大豆蛋白生產廢水低得多。近年來,該類廢水也多采用了IC/EGSB反應器進行厭氧化處理,處理效果良好。同樣困擾該類行業的難題也是IC/EGSB反應器需要不定期補充部分顆粒污泥維持良好的運行狀態。

豆制品類行業性生產較為分散,但規模性較大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南方,東北地區也是該類生產行業的集散地。該類廢水同樣生化性較好、無毒害作用。

七、制藥廢水特點

制藥工業廢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產廢水、合成藥物生產廢水、中成藥生產廢水以及各類制劑生產過程的洗滌水和沖洗廢水四大類。其廢水的特點是成分復雜、有機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鹽量高,特別是生化性很差,且間歇排放,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隨著我國醫藥工業的發展,制藥廢水已逐漸成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處理該類廢水是當今環境保護的一個難題。

1、水質分類

中藥廢水的水質特點是含有糖類、苷類、有機色素類、蒽醌、鞣質體、生物堿、纖維素、木質素等多種有機物;廢水SS高,含泥沙和藥渣多,還含有大量的漂浮物; COD濃度變化大,一般在2 000~6000mg/L之間,甚至在100~11000 mg/L之間變化;色度高,在500倍左右;水溫25~60℃。

化學制藥廢水的水質特點是廢水組成復雜,除含有抗生素殘留物、抗生素生產中間體、未反應的原料外,還含有少量合成過程中使用的有機溶劑。COD濃度大,一般在4000~10000mg/L之間。

每噸抗生素平均耗水量在萬噸以上,但90%以上是冷卻用水,真正在生產工藝中不可避免產生的污染廢水僅占5%左右,這部分工藝廢水都罐水,洗塔水,樹脂再生液及洗滌水,地面沖洗水等,排放嚴重超標,主要是COD、BOD,其他還有氮、硫、磷、酸、堿、鹽。

每噸抗生素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平均為150~200m3,發酵單位低的品種,其廢水量成倍增加,這種廢水的COD含量平均為15000mg/L左右,抗生素行業廢水排放量約為350萬m3左右,造成水環境的嚴重污染。

生物制藥廠大多有冷卻水排放。一般污染段濃度不大,可直接排放,但最好回用。有些藥廠還有酸、堿廢水,經簡單中和可達標排放。在生物制藥廢水中,維生素C生產廢水有機污染也十分嚴重,綜合廢水的COD含量可達為8000~10000 mg/L,含甲醇、乙醇、甲酸、蛋白質、古龍酸、磷酸鹽等物質,廢水偏酸性。

2、制藥廢水水質特點

生物制藥廢水一般成分復雜,污染物濃度高,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生物抑制物(包括一定濃度的抗生素)、難降解物質等,帶有顏色和氣味,懸浮物含量高,易產生泡沫等。

2.1COD濃度高

以抗生素廢水為例,其中主要為發醉殘余基質及營養物、溶媒提取過程的萃余液、經溶媒回收后派出的蒸餾釜殘液、離子交換過程排出的吸附廢液、水中不溶性抗生素的發酵濾液、染菌倒灌液等。

2.2 SS濃度高

其中主要為發酵的殘余培養基質和發酵產生的微生物絲菌體。如慶大霉素SS為8000 mg/L左右,對厭氧EGSB工藝處理極為不利。

2.3 存在難生物降解物質和有抑菌作用的抗生素等

毒性物質對于抗生素類廢水來說,由于發酵中抗生素得率較低(0.1%~3%)、分離提取率僅為60%~70%,大部分廢水中的抗生素殘留濃度均較高。

2.4 硫酸鹽濃度高

如鏈霉素廢水中的硫酸鹽含量為3000mg/L左右,最高可達5500mg/L;土霉素為2000mg/L左右;慶大霉素為4000mg/L。

2.5 水質成分復雜

中間代謝產物、表面活性劑(破乳劑、消沫劑等)和提取分離中殘留的高濃度酸、堿、有機溶劑等化工原料含量高。該類成分易引起pH波動大、色度高和氣味重等不利因素,影響厭氧反應器中甲烷菌正常的活動。

3、國內制藥廢水的處理工藝現狀

制藥工業廢水通常屬于較難處理的高濃度按照醫藥產品種類區分,我國制藥工業主要為生物制藥、化學制藥和中草藥生產。生物制藥是采用微生物對各種有機原料進行發酵、過濾、提煉,從而生產各種抗生素、氨基酸及一些藥物中間體。

化學制藥是采用化學反應工藝,將有機原料和無機原料等制成藥物中間體及合成藥劑。中草藥生產是對中草藥材進行加工、提取制劑或中成藥,生產工藝主要包括原料的前處理和提取制劑。

制藥工業生產的發展帶來了排廢的增加,制藥工業的“三廢”污染危害主要來自原料藥生產。由于生產工序繁瑣,生產原料復雜,直接造成產品轉化率低而“三廢”產生量大。藥劑生產過程中殘余的原料、產品和副產品如果不加妥善處置,將有幾十倍乃至幾千倍于藥物產品的“三廢”物質產生,其中尤以廢水對環境的污染最為嚴重。

4、制藥廢水的組分及性質

制藥工業廢水屬于較難處理的高濃度有機污水之一,因藥物產品不同、生產工藝不同而差異較大。此外,制藥廠通常是采用間歇生產,產品的種類變化較大,造成了廢水的水質、水量及污染物的種類變化較大。

生物制藥廢水中主要含菌絲體、殘余營養物質、代謝產物和有機溶劑等,目前生物制藥工藝主要用于生產抗生素。廢水主要來自發酵濾液、提取的萃余液、蒸餾釜殘液、吸附廢液和導管廢液等。廢水的有機物濃度很高,COD可高達5000~20000mg/L,BOD可達2000~10000mg/L,SS濃度則可達到5000~23000mg/L,TN達到600~1000mg/L。

廢水中的菌絲體、代謝產物等物質屬于高濃度有機物和有抑菌作用的抗生素物質,當抗生素濃度大于100mg/L時會抑制好氧菌的生物活性?;瘜W制藥的主要生產工藝都是化學反應,原料復雜、反應步驟多造成產品轉化率低而原料損失嚴重。

這類廢水中含有種類繁多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如甾體類化合物、硝基類化合物、苯胺類化合物、哌嗪類和氟、汞、鉻銅及有機溶劑乙醇、苯、氯仿、石油醚等有機物、金屬和廢酸堿等污染物。由于合成制藥工業的原料較為復雜,一個制藥企業的產品種類又往往并非一種,因此合成制藥企業的廢水所含污染物情況更為復雜。

中藥生產的洗滌、煮藥、提純分離、蒸發濃縮、制劑等工序中所排出的廢水包括清洗廢水、分離水、蒸發冷凝水、藥液流失水等。廢水中主要是中藥煎煮出的各種天然生物有機物,如有機酸、蒽醌、木質素、生物堿、單寧、鞣質、蛋白質、糖類、淀粉等。其水質波動性較大,另外水中有時還含有中藥制作中使用的酒精等有機溶劑。

八、高濃度有機廢水

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有機物濃度高。COD一般在2000mg/L以上,有的甚至高達幾萬乃至幾十萬mg/L,相對而言,BOD較低,很多廢水BOD與COD的比值小于0.3。

2、成分復雜。含有毒性物質廢水中有機物以芳香族化合物和雜環化合物居多,還多含有硫化物、氮化物、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

3、色度高,有異味。有些廢水散發出刺鼻惡臭,給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4、具有強酸強堿性。

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難于生物處理的原因,本質上是由其特性決定的,除了在處理時的外部環境條件(如溫度、p H值等)沒有達到生物處理的最佳條件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是由于化合物本身的化學組成和結構,在微生物群落中,沒有針對要處理的化合物的酶,使其具有抗降解性;二是在廢水中含有對微生物有毒或者能抑制微生物生長的物質(有機物或無機物) ,從而使得有機物不能快速的降解。此類廢水在水質、水量等方面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共同特性:

(1)廢水所含有機物濃度高

幾種典型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焦化廢水、制藥廢水、紡織、印染廢水、石油/化工廢水等,其主要生產工段的出水COD濃度一般均在3000~5000mg/ L以上,有的工段出水甚至超過10000mg/ L ,即使是各工段的混合水,一般也均在2000mg/ L以上。

(2)有機物中的生物難降解物種類多比例高

這類有機廢水中,往往含有較高濃度的生物難降解物,甚至是生物毒物,且種類較多。如在典型的焦化廢水中,除含有較高濃度的氨氮外,還有苯酚、酚的同系物以及萘、蒽、苯并芘等多環類化合物,及氰化物、硫化物、硫氰化物等;而比較典型的抗生素廢水,則含有較高濃度的SO2-4、殘留的抗生素及其中間代謝產物、表面活性劑及有機溶媒等。

(3)除有機物外,廢水含鹽濃度較高

此類廢水往往有較高的含鹽量,致使廢水處理的難度加大。如典型的抗生素廢水,其硫酸鹽含量一般均在2000mg/L以上,有的甚至高達15000mg/L。

(4)各生產工段排水的水質、水量隨時間的波動性大

還以焦化廢水為例,一座中等規模的焦化廠,其水量在一天內可由約10m3/h變化到40m3/h,廢水的COD濃度也可由約1000mg/L變化到3000mg/L以上,甚至更高;而制藥廢水除水量隨生產工序的變化而劇烈變化外,COD濃度更是可由每升幾百毫克變化到幾萬毫克。

(5)廢水處理方法本身也存在較大問題

處理這類廢水,多采用生物處理,且以好氧法或好氧法的改進型(如A/O工藝等)為主,有的也采用厭氧生物處理。

九、高色度廢水

隨著企業及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國家環保部部門控制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廢水的色度越來越受到關注,對于色度的去除,我們一般首先考慮色度的成因,再考慮該色度成因對生物處理的影響進行工藝的設計,最終根據自身水質分析脫色的工藝選取。

1、色度成因分析

根據引起水體色度的物質物理性質,可以將水體顏色分為表色和真色兩種。表色是指沒有去除水中懸浮物的水體顏色;而真色則是由于水中溶解性物質引起來的,也就是去除水中懸浮物后的顏色。通常我們所提到的色度所指的就是真色。一般引起水體色度升高的原因有可能是有機物,也有可能是金屬離子或者是螯合物。

(1)有機物對色度的貢獻

通常認為高色度污水來源于染料生產和印染行業,因為染料生產基本原料是苯系、奈系、蒽醌系以及苯胺、硝基苯、酚類等。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在制藥廢水、木糖生產廢水、色素生產廢水、酶制劑生產廢水、山梨醇生產廢水、造紙廢水、部分有機化工廢水中,廢水都是有色度的,而且其色度的變化隨著污水處理單元的變化而變化,比如厭氧出水顯深青色,到了好氧處理出水卻變成了紅色或紅褐色等等。

這主要與有機物在結構組成上所包含的發色基團和助色基團有關。所謂發色基團是指含有共軛雙鍵或共軛大鍵,可吸收紫外光以及可見光區域內不同波長的光波而發色的基團。發色基團有可能包括:-C=C-、-C=O、-CHO、-N=O、-NO2、-C=S、-C=N-、-N=N-、芳環和雜芳環等等。

所謂助色基團,是指本身吸收波段在紫外區(短波段),若將其接到共軛體系或發色基團上,則可使共軛鍵或者發色基團的光吸收波段移向長波方向的基團,廢水中的發色基有可能包括:-OH、-OR、-NH2、-SH、-Br和-CL等。

(2)金屬離子及螯合物對色度的貢獻

據很多資料顯示,水體里存在的某些過渡金屬離子及螯合物對水體色度的產生也有一定的影響。尤其在工業廢水中,水質波動性很大,隨機性強。很多時候廢水中含有Fe(Ⅱ、Ⅲ)、Mn(Ⅱ、Ⅲ、Ⅳ、Ⅵ)、Cu(Ⅱ)等金屬離子以及螯合物,而這些過渡金屬離子和螯合物對污水的色度都有一定的貢獻。

2、高色度污水對生物處理工藝的危害

(1)不易生化

高色度污水的排放致使廢水的COD濃度增高,至使BOD5/COD值較低,一般為0.2~0.4,不易生化;且曝氣池微生物對多變化的染料及染料中間體難以適應,對微生物產生不良影響。已有報道表明,含偶氮色素的染料廢水可以用活性污泥法進行處理,但由于染料的種類不同,有時會發生妨礙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呼吸現象。

(2)毒性很大

染料生產一般是芳香族化合物苯環上的氫被鹵素、硝基、胺基取代后生成芳香族鹵素化合物、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芳香族胺類化合物等,毒性都較大,如甲苯、硝基苯、苯胺等。染料廢水還經常含有重金屬毒物:銅、鉛、鋅、鉻、汞、氰離子等。據資料表明,一般活性污泥法和常規的生物反應器都難以將苯胺類化合物生物降解,而且苯胺類化合物還是其它化合物生物降解的抑制劑,表現出抑制作用。

(3)對曝氣池原生動物也有影響

在正常工藝運行狀態下活性污泥系統中,鐘蟲屬、累枝蟲屬、有肋盾纖蟲屬等占有很大優勢,此時活性污泥發育正常,沉降性能及生物活性良好,出水水質較高,處理效果較好。據資料顯示,當高色度廢水流入曝氣池時,原生動物的反應最敏感,其中最容易受影響的是盾纖蟲屬。

3、污水色度去除的新技術

有機化合物成分復雜,所以對有機化合物的分析,除了一般鑒定步驟外,還需配合進行元素和官能團的定量分析,以及進行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核磁共振、質譜等儀器分析。

去除污水的色度的機理,根據色度形成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兩類:(1)對由有機物引起色度的脫色,其主要機理就是通過各種途徑打開其發色集團的共軛雙鍵或共軛大鍵而脫色;(2)對由金屬離子或螯合物引起的色度的脫色,其主要機理就是去除金屬離子或螯合物。目前污水脫色的新方法、新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1)吸附脫色法

很多資料顯示,活性炭能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活性染料、堿性染料、偶氮染料。活性炭在吸附水溶性色度時吸附率高,但不能吸附懸浮固體和不溶性色度。而且,再生費用昂貴,一般用于量少、濃度較低的染料廢水處理或深度處理。

(2)絮凝法脫色

絮凝理論認為:水中呈膠體狀態存在的粒子,其表面帶有電荷,粒子越細,其表面積越大,表面電荷的影響越強烈。靜電斥力作用難以使粒子凝集,加入絮凝劑后,可減少膠體粒子表面電荷,減弱相同粒子間的斥力,粒子在碰撞時,形成絮凝,從而達到脫色的目的。因而,被廣泛的用于廢水處理。絮凝法的缺點是絮凝劑用量大,處理廢水是會產生大量不易脫水的污泥造成二次污染。

(3)氧化還原法

氧化法是通過氧化劑,破壞發色基或攻擊染料分子結構上的弱點,將發色基變為可降解結構。但氧化劑用量大,經濟上不可行。還原法主要是廢料-鐵屑。鐵屑浸入廢水后形成無數微小原電池,電極反應產物為Fe2+、H+、OH-,均具有較高的化學活性,可有效地脫除廢水中的顯色分子。

鐵屑用于處理高色度廢水,不僅成本低廉、操作簡單、而且能夠獲得以廢治廢的效果。主要缺點是還原降解后生產的簡單分子具有毒性,必須經過二次處理,費用增大。

(4)離子交換脫色法

一種羥基丙基纖維素具有比纖維素本省對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絡合還原染料更大的親和力,對除堿性染料外的其它高色度廢水的脫色效果優于活性炭。但一般離子交換法僅對某些顯色基團具有吸附作用,不適合大規模推廣使用。

(5)超濾脫色法

目前,實現超濾的方法有:超濾膜過濾、錳砂過濾、新型復合過濾材料過濾等。試驗證明超濾膜對COD的去除率為53%以上,對濁度的去除率為100%,對色度的去除率為92%以上;錳砂過濾對色度的去除率達到50%,對污水色度的去除效果明顯;新型復合過濾材料含有珊瑚砂和加到珊瑚砂表面的活性炭。

活性炭粒徑為≥0.05μm??捎糜谌コ鬯纳?。該方法可用于去除各種染料和添加劑,但分離染料混合物困難、工藝復雜、費用大。

(6)生化法脫色

生化法是利用水中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機物來凈化水質達到脫色的目的。目前多采用活性污泥、接觸氧化、生物轉盤等方法處理印染廢水。微生物對染料的分解具有選擇性,有不少染料不能被生物降解,所以利用生化法處理印染廢水的脫色效果較差。

(7)電化學法脫色

電化學處理方法就是采用溶解性或不溶性極板做電極,通入直流電,通過電解槽內發生的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來達到脫色目的。其優點有:(1)普遍性,脫色效率快,應用廣;(2)操作管理方便;(3)它是許多脫色方法的綜合,處理過程中污泥和浮渣較少;(4)處理費用較低。

(8)納米技術脫色

用納米尺寸的TiO2作為高色度污水處理的光催化劑時,其主要吸收激發波長為385nm(紫外波長)以下的光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染料類化合物作為一種高效光敏化劑能將TiO2吸收光的范圍由紫外光延伸至可見光,這不但有效提高了光催化劑的催化活性,也能直接利用太陽光處理廢水,降解脫色,達到廢水處理的目的。

(9)聯用技術脫色

以上兩種或多鐘脫色技術的聯用,比如:高壓脈沖放電-臭氧氧化處理活性艷紅K-2BP廢水;化學—生化組合法深度處理印染廢水;活性炭-臭氧處理印染廢水等。試驗證明,多種脫色技術的聯用可以集中多種脫色技術的優點,對水體色度的去除具有更高的處理效率。

十、淀粉氨基酸行業

1、淀粉類生產廢水水質特性

淀粉生產大約有80%是以玉米為原料,其余以薯類、小麥、大麥、燕麥以及其他富含淀粉的植物塊根等為原料。原料中除含有淀粉以外還含有其他的多種成分—蛋白質、纖維素、機鹽等口淀粉 生產 由原料處理、浸泡、粉碎、過篩、分離淀粉、洗滌、干燥等幾個主要工序組成。

但具體操作上因原料的不同存在著一些差異,廢水的主要來源也因淀粉生產原料的不同而異。不同原料生產淀粉的工藝流程及廢水來源。

以玉米為原料生產淀粉時,以絕干計,大致有60%的玉米可成為商品淀粉,還有30%的玉米成為副產品,其余部分則成為廢液排出廠外。玉米淀粉廢水的一般組成為二總糖0.3%~0.7%,粗蛋白2.1%,固形物5%~10%,粗纖維2%~3%,脂肪酸0.1%~0.3%。

而以甘薯類(包括馬鈴薯和其他薯類)為原料的淀粉生產廢水中可溶性固形物一般組成為(以干基計):蛋白質33%~41%,總糖35%,有機酸4%,礦物質20%.淀粉廠從各個車間排放的廢水的水質波動較大。

馬鈴薯淀粉廢水中的有機物含量高(化學需氧量COD值大約在2000~10000mg/L),馬鈴薯淀粉廢水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其廢水主要含有淀粉、各種糖類、多種氨基酸、脂肪、有機酸、維生素以及酶類、茄素等。

工業甘薯淀粉廢水是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COD值一般在11482~13780mg/L。排放到環境中會造成污染,同時造成資源的浪費。

2、氨基酸生產廢水水質特性

氨基酸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一般會產生母液和洗水兩組廢水,兩種廢水組成成分基本相同。氨基酸母液廢水鹽分和COD值很高,鹽分主要為硫酸銨或氯化銨,氨氮濃度可以達到每升幾千至幾萬毫克以上,COD的形成主要為生產過程中氨基酸產品和副反應等的殘余物,COD濃度也在每升幾千甚至幾萬毫克。母液廢水水體相對較少

。洗水主要為清洗氨基酸產品反應容器過程形成,廢水中鹽分和污染物質相對較低,氨氮和COD含量一般都在每升幾百到幾千毫克濃度。洗水水體相對較大,約為母液水量的3~5倍。

根據氨基酸廢水組成特點,該廢水組成共分濃水和洗液兩部分,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氨氮和COD。本著節能減排資源化再生利用的原則,根據母液和洗液兩種廢水的組成特點,通過工程的實踐經驗總結,可采取分別收集處理然后再綜合治理的措施。

氨基酸母液水量相對較小,廢水中銨鹽(一般為硫酸銨或氯化銨)是氨基酸生產工藝過程合成的副產物,無重金屬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母液中銨鹽濃度一般可以達到百分之十幾,銨鹽濃度較高,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價值,回收的硫酸銨或氯化銨一般可以作為化工原料或銨肥再利用。氨基酸母液的處理需要采取合理的回收處理工藝。

氨基酸洗水廢水中氨氮和COD相對較低,水量是母液的幾倍,水量相對較大,廢水中銨鹽濃度較低,而且廢水中的氨氮和COD受生產過程和操作系統等原因影響,水質水量變化較大,廢水采取直接回收利用工藝,一般回收成本較高,設備投資巨大,廢水中的有價值成分不利于回收再利用,一般采取物化或生物法等水處理工藝去除。

通過對氨基酸生產廢水組分分析,廢水中的氨氮和COD為主要治理對象。該廢水中的氨氮為廢水處理的重點難點。

兩種廢水都屬于高濃度廢水,COD和氨氮是該類廢水的主要指標,相比而言,氨基酸廢水的氨氮更高一些。但該類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強,B/C均達到了0.5以上,選擇生化處理是處理該類廢水最為經濟的處理方式,但選擇何種工藝、何種設備是最為關鍵的。

工業廢水、污水是隨著我國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排放污染物,但是污水廢水也有著相關的檢測指標,只有達到了符合工業廢水污水檢測標準才能允許被排放到大海當中。國家對工業廢水檢測有著嚴格的檢測標準,中科檢測實驗室水質檢測服務,基本囊括了水質分析化驗的各項參數,可以為您提供完善的檢測服務,助力您及時有效的進行工業廢水排放監測。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