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查看更多 >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調查背景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是以縣為單位進行的,其任務是分縣查清各村和各權屬單位的土地總面積和分類面積及其分布狀況,為建立土地登記、統計制度和科學管理土地提供依據。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的資本單位,農區到村(行政村),林區和牧區到鄉,并按全國統一的土地分類標準進行分類。調查所使用的基礎圖件,在農區是近期 1:10000、重點林區以及相應比例尺的航片或影象平面圖。

通過野外調繪和補測,將地類界、行政和權屬界、以及變化了的地物界線轉繪到地形或影象地圖上。以修繪后的地圖作為工作底圖,量算出各類土地面積,并自下而上逐級統計匯總出各權屬單位及各行政轄區的土地總面積和土地利用現狀分類面積,繪制各行政轄區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及其他相關圖件。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調查內容

(一)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地類、位置、面積、分布等狀況;
(二)土地權屬及變化情況,包括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狀況;
(三)土地條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狀況。 進行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調查時,應當重點調查基本農田現狀及變化情況,包括基本農田的數量、分布和保護狀況。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調查程序

1、準備工作:開展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之前所進行的組織準備、資料準備、工具和用品準備等方面的工作。
2、土地利用現狀調查申請:具備調查條件的縣(市),要由縣級土地行政管理部門編寫《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任務申請書》,經縣級人民政府同意,報省級土地管理部門審批后才可開展調查工作。
3、外業調繪:在研究航片或地形圖與地物、地貌內在聯系的基礎上的外業判讀、調查和繪注工作。
4、外業成果檢查驗收:由縣級土地管理部門組織全面檢查,地級進行初步驗收,省級進行驗收。
5、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采集:將外業調繪并經清繪后的成果圖進行數字化,取得土地利用現狀數字圖件的過程。
6、土地面積量算與統計:土地面積量算與統計均由土地利用數據庫系統軟件自動完成,但必須按照理論控制面積進行平差。
7、建立土地利用數據庫:用數據庫系統軟件提供的數據處理和管理功能,將經過編輯處理的空間數據進行入庫處理,建成數據庫運行管理系統。
8、編寫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報告:系統總結整個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工作的文字報告。
9、土地利用數據庫成果檢查驗收:由省土地勘測規劃院進行預檢和省土地管理部門進行驗收。
10、成果資料確認及上交歸檔:調查成果經省級檢查驗收合格后,報國土資源部確認,最后進行成果資料的上交、歸檔等工作。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